www.Insjkj.com 024-81032665
  公司新闻Company News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公司新闻

中国智慧冷链物流园区项目全景调研4

2024-05-16  来源:本站  浏览量:127


————●  16  ●————

智慧冷链物流园区在推动农产品产地直供中扮演何种角色?

智慧冷链物流园区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减少损耗的关键

通过应用先进的冷链技术,园区能够有效延长农产品的保鲜期限,降低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损耗。这一点对于保障“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至关重要,同时有助于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

智慧冷链物流园区促进了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

这些园区通常配备有先进的设施和技术,能够支持大规模的农产品集散和预处理,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强大的后端服务能力。这有助于农民增加收入,推动农业现代化,从而助力乡村振兴。

智慧冷链物流园区在优化供应链管理方面发挥着作用

通过整合上下游信息,园区能够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实现农产品的快速直供。这不仅能够满足消费者对新鲜农产品的需求,还能够帮助企业降低库存成本,提高市场响应速度。

智慧冷链物流园区还有助于平衡供需关系,实现农产品的有效分配

通过冷链物流,农产品可以实现错峰上市,延长销售时间,降低经营风险,提高产品价值。这对于稳定市场价格,保障农民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智慧冷链物流园区在推动农产品产地直供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不仅保障了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还推动了农业产业的发展,优化了供应链管理,并有助于平衡市场供需。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预计未来智慧冷链物流园区将在农产品直供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  17 ●————

●   “最后一公里”配送解决方案如何融入智慧冷链物流园区规划?

01
动态调度优化

利用AI算法进行动态调度,自动规划最优配送路线,以减少配送时间和成本。

02
全链条信息透明

借助区块链技术,实现从产地到消费者手中的全链条信息透明,提升食品安全追溯能力。

03
发展绿色物流

推广使用新能源冷藏车,减少碳排放,实现绿色、可持续的物流体系。

04
创新组织模式

探索新的组织模式,如共同配送、社区团购等,以提高冷链物流的规模化和网络化运作水平。

05
强化质量监管

引入先进的质量监控系统,确保冷链运输过程中商品的质量安全。

06
善基础设施

在农产品优势产区和重要集散地建设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同时聚焦产地“最先一公里”和城市“最后一公里”,补齐两端冷链物流设施短板。



————●  18 ●————

●   智慧冷链物流园区如何满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



————●  19  ●————

●   “十四五”规划对智慧冷链物流园区的导向是什么?

01
创新驱动

“十四五”规划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智慧冷链物流园区应积极应用新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以创新驱动发展,提升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

02
智慧化管理

规划要求推进物流数字化和智能化,这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温控系统、实时库存管理、运输追踪和优化等方面。智慧冷链物流园区需构建信息化平台,实现物流全过程的可视化和智能化管理。

03
绿色低碳

 “十四五”规划提倡绿色发展,智慧冷链物流园区应推广节能技术和清洁能源使用,减少碳排放,追求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04
安全高效

规划强调安全和效率的重要性。智慧冷链物流园区需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同时通过优化作业流程和自动化设备的应用,提高运作效率。

05
内外联通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智慧冷链物流园区应与全国物流枢纽和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布局相衔接,形成内外联通的物流体系。

06
系统观念

规划要求从系统观念出发,统筹考虑冷链物流园区的建设和运营。这包括整合上下游资源、优化供应链管理以及提升整体运营效益。

07
供需适配

智慧冷链物流园区应当具备良好的适配性,能够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服务内容和运营策略,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  20  ●————

●  市场对智慧冷链物流园区自动化、无人化物流技术的需求趋势如何?


市场对智慧冷链物流园区的自动化、无人化物流技术需求呈现出显著增长趋势。随着技术进步,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物联网领域,市场越来越倾向于高度信息化和智能化运营。自动化设备如自动化立体仓库、AGV、自动分拣线等减少了人工干预,提高了作业的精度和安全性。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融合,以及大数据的应用,优化了供应链网络和资源,提高了供需预测的准确性。

此外,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增长也推动了这一趋势。随着消费者对新鲜、高质量食品需求的增加,以及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提升,企业需要更高效的物流解决方案来满足这些需求。

总体来看,智慧冷链物流园区的自动化、无人化物流技术的需求趋势显示出市场对高效、智能、安全的物流解决方案的追求,预计这一趋势将继续增长。

01
智能仓储环节的无人化设备应用情况

1)硬件:自动化机器人

自动化机器人主要处理货物的分拣、包装和存取,包含分拣机器人(AGV分拣、机械臂分拣)、分拨机器人、六轴码垛机器人、自动打包机、自动贴标机、自动称重机、AGV(潜伏式AGV小车、AGV叉车等)、穿梭式立库,以及近期吸人眼球的微存储机器人等。

自动化机器人承担了大部分的仓储工作,有效地提高了仓储作业效率,同时也是智慧物流设备中种类最繁杂的硬件部分,生产厂家也集中,在布局机器人的时候,一般需要通过集成商进行系统化的集成,才能保证设备在流程、效率上的同步性。

2)软件:货物识别与仓库管理系统

在配备了射频识别(RFID)扫描仪的仓库中,货物条形码可以被快速读取,通过无线电波将数据传输到数字标签和自动扫描系统之间,记录货物信息,最大程度上保证了货物库存信息的始终准确。

仓库管理系统(WMS)是智慧物流的基础,可以与SAP、ERP、MES、SRM等信息化系统无缝集成,合理规划仓库分工,优化作业流程,自动更新库存数据,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3)可穿戴设备

传统的人工作业中,数据依赖人工记录,过程耗时、易错,经常发生物料不足、打印单据繁杂、动态物料配送应变力下降的情况。可穿戴设备便有了用武之地,可穿戴设备包括数据采集用的终端装置(智能手表、智能手机、平板灯),用于室内定位的GPS装置,用于物品识别用的条码移动打印装置。可穿戴设备可实现人员与系统互联,使人工作业可追踪,提升移动作业效率、减轻人员工作强度。

02
干线运输环节的无人化设备应用情况

干线运输环节与无人驾驶技术息息相关,依然处于实验打磨阶段,如苏宁2019年推出的“无人重卡“。无人驾驶技术经过了2015年以来的投资热以及2018年以来的“寒冬”,在乘用车方面的应用迟迟不能落地,一方面是由于基于深度学习的无人机驾驶技术在智能化程度上尚未取得突破,另一方面则是法律及伦理方面的限制。

03
终端配送环节的无人化设备应用情况

1)配送无人车

配送无人车所需的无人驾驶技术与乘用车有较大的差别,这种差别主要体现在场景中。在配送环节,无人车一般从分拨点出发,运行场景多为办公楼、校园、小区等半封闭低速驾驶场景,因此在保障安全方面比较容易达到既定标准。

2)无人机

从全国范围看,无人机物流配送市场刚刚启动,全国拿到低空试运营牌照的物流公司也就10家左右,而全世界范围内,对无人配送的许可存在诸多限制,直到2019年年底谷歌无人机送货服务获得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的认证。然而,无人机行业发展迅速,一方面是在农用、军用、民用无人机的蓬勃兴起,一方面是商用无人配送无人机的逐步放宽,相信目前所有概念性的产品在5年内都将不如新的阶段。

3)智能快递柜

智能快递柜技术门槛低、布局简单、操作便捷,因此近年发展最为迅速。然而,虽然技术门槛低,市场门槛却比较高,快递柜的铺设物流公司展有绝对的强势地位,邮政、丰巢、菜鸟三大物流巨头几乎占据了所有的市场份额。

智慧物流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入局者众多,除了传统的主体制造商,还有下游的科技公司。智慧物流同时也是一个现代科技集成,包括自动化技术、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等,因此,中外企业在发展中所遇到的瓶颈和突破一样多,智慧物流将朝哪个方向发展,最终又将构建成什么样子,可以从当下整个行业代表企业中窥见格局。


智慧物流并不是使用机器人完全替代人类的工作,而是“让机器人做机器人擅长的工作,让人做人擅长的工作”。相信在未来的智慧物流中,机器人将替代人完成重复机械的工作,而人机协作将更加常态化。



电话:024--81032665 136-3042-7777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小古城街32-12号2门